安徽奇瑞汽車開啟美國登陸計劃
就在奇瑞與克萊斯勒的代工項目,因克萊斯勒被出售而變得前景不明時,奇瑞另一個美國登陸計劃已經開啟。
量子現(xiàn)身
本來只是奇瑞汽車研究院一名科研人員的曹英,卻因負責征求奇瑞與美國Quantum(量子)公司合資項目的環(huán)境評估意見,一時間成了公司的核心人物。
5月1日,以奇瑞量子汽車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共同署名的一份名為《奇瑞量子汽車有限公司年產15萬輛汽車合資項目公眾參與公告》的環(huán)評書現(xiàn)身蕪湖
這已是這家在中國名不見經傳的Quantum公司,在近兩個月來第三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了。只不過前幾次大家并沒有關注到他。
今年3月,安徽省發(fā)改委有關“861”制造業(yè)重點項目進展的簡報中,曾首次提到了Quantum公司。該簡報稱:奇瑞量子汽車合資項目已簽署協(xié)議,正在開展項目申請報告編制等前期工作。4月,就在人們把目光都投向即將開幕的上海車展時,Quantum公司于4月16日發(fā)表聲明稱:該公司已經與中國一主要汽車制造商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建立一家合資經營企業(yè)。該合資企業(yè)將致力于混合替代燃料車的開發(fā)和商業(yè)化、氣體燃料成分的生產和先進推進系統(tǒng)的整合。
二天后,Quantum再次發(fā)表聲明:其在鋰電池領域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ALP已和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家主要生產商簽署備忘錄,共同開發(fā)乘用車電池驅動系統(tǒng),以推進其在全球范圍的商業(yè)化。直至日前,記者在輾轉從企業(yè)中求證到,那家中國主要汽車制造商就是——奇瑞。
秘密協(xié)議
“我們的確已經和美國Quantum公司簽署了協(xié)議,但現(xiàn)在還不能透露更詳細的信息!睂τ谕饨鐐餮,奇瑞與Quantum公司合資項目已獲國家批準、基礎設施已開工的消息,奇瑞汽車總經辦主任金弋波仍予以否認。而對于上述公告中所涉及的生產車型的具體代號,金弋波也只是表示,那僅僅是為了配合公告的需要,“一切細節(jié)還沒有最后敲定!
“最快要到七八月份才能完成環(huán)境評估工作。”曹英說,按照工作流程,在雙方簽署合作項目協(xié)議后,首先要進行項目公示,這大約需要7天時間;接下來就需要向國家環(huán)?偩诌f交完整的項目環(huán)境評估申請,而按照國家環(huán)保總局的工作程序,時間約為二三個月。通過國家環(huán)?偩值捻椖吭u測后,才能向國家有關部委申請立項,并最終按項目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成立合資公司。
“我們的公示期剛過,現(xiàn)在還在編制(上報國家環(huán)?偩植牧希┻^程中!辈苡⒈硎荆艾F(xiàn)在連項目組的成員都還沒有!
顯然,按照這一進度,一切順利的話,從合資公司生產線上誕生的首款產品最快也要等到2008年年初了。
另辟蹊徑
上述公告顯示:奇瑞與Quantum合資項目總投資583160萬元,年生產奇瑞B(yǎng)21型汽車40000輛、B22型汽車25000輛、T21型汽車20000輛和M21型汽車65000輛,總產量合計15萬輛。B21即奇瑞A6,B22即奇瑞瑞虎6(基于B21平臺),均已在上海車展上亮相。而T21應為T2系的一款四座三門SUV,M21應為A6系的轎跑車版。
“這個項目(指奇瑞與Quantum合資)早就開始談了。”據(jù)金弋波介紹,雙方很早就有了成立合資公司的想法。而在4月舉行的上海車展期間,奇瑞總經理尹同耀也曾向外界透露,奇瑞下屬的一家子公司已經和美國的一家公司合資,并已經簽署了協(xié)議。根據(jù)協(xié)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由奇瑞控股,使用奇瑞的品牌,同時,奇瑞也會出一部分技術,利用對方的市場資源。
“我覺得,奇瑞與Quantum合資可能還是從資金角度考慮的多些!睋(jù)奇瑞內部人士表示,奇瑞現(xiàn)在正尋求高端品牌的突破,但要走高端路線,無論是品牌、技術,還是資金,奇瑞都將承擔很大風險。雖然合資后,Quantum并不能在整車制造方面給予奇瑞更多的幫助,“但至少在資金和新能源核心技術方面可以幫奇瑞不少!
“不僅如此,奇瑞還想借助合伙伙伴的資源實現(xiàn)它進軍美國市場的夢想!庇袠I(yè)內人士如是說。在奇瑞和美國夢幻公司的合作破裂后,奇瑞意識到單憑目前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車型,很難達到對排放和技術標準更高的美國市場的要求,這也催生了奇瑞通過技術合作、資金引進等更緊密的合作方式,實現(xiàn)進軍美國市場的愿望。
公開資料顯示,Quantum及其戰(zhàn)略合作伙伴ALP曾為通用、福特等汽車企業(yè)提供過替代燃料的技術整合支持,而福特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型Escape便選用了Quantum公司的產品。
4月底,曾任國家863電動車項目總負責人的萬鋼升任國家科技部部長,這被業(yè)界看做成為國家將大力推進乘用車替代能源項目的信號。在這個關口上,奇瑞“觸電”(混合動力)也情有可緣。只是不知道在未來的合資道路上,奇瑞是否真能“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