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落魄“教授”騙巨款 六年后變的哥阜陽落網(wǎng)
六年前,無業(yè)人員張某曾在福建省泉州市過了把“教授”癮,他當年扮演的落魄“教授”角色足足騙了好心人30萬元巨款。六年后,因分贓得逞而轉(zhuǎn)身變?yōu)槁殬I(yè)的哥的他仍需為當年的“智慧”買單,11月11日,阜陽市公安局潁州公安分局文峰派出所民警將這名聞風欲逃往外地的嫌疑人一舉擒獲。
現(xiàn)年38歲的張某是利辛縣農(nóng)民。一向好逸惡勞的他伙同幾位“志同道合”的弟兄,一直流浪在城里,成為無所事事的無業(yè)人員。2002年7月中旬,張某等四人通過一番策劃,乘火車流竄到福建省泉州市。在車站廣場,他們喬裝成利用暑假外出考察的高校教授,以在出站口被扒手扒去證件和錢包為由,向來往的行人伸手乞求幫助。
戴著平光鏡的四個人看上去文質(zhì)彬彬的外表以及求告無門的無助神情打動了一位途經(jīng)此處的老人。這位好心的泉州市民在耐心傾聽了他們的訴求后,十分同情這幾位“百無一用”書生模樣“教授”的不幸遭遇。在請他們飽餐一頓后,慨然拿出自己的銀行卡,并毫不設(shè)防地告知了他們自己的銀行卡密碼,答應將卡上剩余的幾千元資助給他們權(quán)作返程的路費。
然而,老人的好心卻被這幾個“教授”糟蹋了。當天中午,老人的親戚恰好有一筆30萬元的巨款匯到賬戶,面對銀行卡上這筆巨額財富,四名嫌疑人見財起意,索性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全部取光,隨后逃之夭夭。
案發(fā)后,失望至極的這名泉州老人在家人幫助下,報警求助。泉州警方歷時六年,先后將其中兩名嫌疑人抓獲歸案。而主要嫌疑人之一的張某自從泉州詐騙得逞后,用分得的贓款購置了一輛出租汽車,來到阜陽市轉(zhuǎn)身變成了一名的哥。
2008年11月初,阜陽市公安局潁州分局文峰派出所民警在省第六紡織廠家屬區(qū)摸排暫住人口時,獲悉有一名利辛開出租車的人曾在這里租房居住,卻因不明原因于半月前突然搬走。這條看似平常的信息,引起了民警的高度重視。此人因何原因會突然離去,會不會是負案在逃人員因暫住人口清理專項行動引起了其警覺呢?
民警們通過調(diào)查證實了這名男子正是網(wǎng)上通緝涉嫌詐騙的在逃嫌疑人張某。當獲悉張某正在低價出讓自己的出租車時,民警們意識到張某很可能聞風欲逃,于是當機立斷,以打算購買其出租車為餌引誘其出現(xiàn)。11月11日下午,當張某如約來到阜陽某商場附近談生意時,被守候在此的民警一舉抓獲。至此,這名從落魄“教授”發(fā)跡,轉(zhuǎn)身變?yōu)槁殬I(yè)的哥的嫌疑人在潛逃六年后,終于落入法網(wǎng)。 (作者:聶學劍 李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