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各階段體重和身高發(fā)育標準
寶寶發(fā)育3大特點:
身體發(fā)育既有連續(xù)性又有階段性
出生后寶寶的身高和體重一直在增長,但在不同階段增長的速度也有不同。1歲內(nèi)及青春期增長的速度最快,其他階段就慢一些了。
生長速度從上到下由近到遠
剛出生時頭部的長度是身高的1/4,軀干和四肢相對較短,因此,他們在身體發(fā)育成熟時頭部的長度只比原來增加1倍,軀干的長度卻比原來增加2倍,上肢增加3倍,下肢增加4倍。
身體各個系統(tǒng)的器官發(fā)育不均衡
從一出生寶寶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就飛速發(fā)育,特別是大腦,因此各種生理機能、語言和動作發(fā)育較快;相對而言,生殖系統(tǒng)的發(fā)育較為緩慢,只是在青春期前才開始迅速發(fā)育;心臟、肺臟、肌肉及骨骼的發(fā)育速度與體重、身高較為接近。
體重增長指標
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為2000-4000克左右。
最初3個月,寶寶每周體重增長180-200克,4-6個月時每周增長150-180克,6-9個月時每周增長900-120克,9-12個月時每周增長60-90克。
按體重增長倍數(shù)來算,寶寶在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1歲時大約是3倍,2歲時大約是4倍,3歲時大約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寶寶體重平均增長2500-3000克。
2歲以后平均每年增長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發(fā)育期。
不同階段寶寶體重計算公式:
6個月以內(nèi)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
7-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
2-7歲體重=年齡×2+8000克
貼心小提示
1.給寶寶測量體重時要先排去大小便后空腹
2.要減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
3.在一歲以內(nèi)應該每月測量一次體重
4.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重
身長增長指標
身長是指頭、軀干、下肢三者長度的總和,三者的比例在寶寶不同階段不一樣。
出生時寶寶平均身長為50厘米左右。
第1年身長增長得最快,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厘米,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厘米,周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厘米,大約是出生時的1.5倍。
在出生后第二年,寶寶身長增長速度開始變慢,全年僅增長10-12厘米。
從2歲一直到青春發(fā)育期之前,寶寶的身長平均每年增加6-7厘米。
年齡越小,頭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隨著年齡增長下半身的增長速度快于上半身。
2-7歲寶寶身長計算公式=年齡×5+75厘米
貼心小提示
1.為寶寶測量時要脫去鞋、帽、襪子。
2.最好在上午進行測量,這樣容易得到較為準確的數(shù)值。
3.3歲以下的寶寶可采取平躺姿勢測量。測量時要注意膝關節(jié)伸直,頭部有人用手固定。
4.同齡男孩比女孩身長要長一些。
頭圍增長指標
頭圍增長速度在出生后第一年非常迅速,反應了腦發(fā)育的情況。寶寶剛出生時平均頭圍大約為34厘米,6個月時增長到42厘米,1歲時增長到46厘米。
在此之后增長速度逐漸放慢,2歲時增長至48厘米。
在2-14歲這一期間頭圍只增長6厘米左右。
貼心小提示
如果寶寶的頭圍低于正常值,可能存在腦發(fā)育不良的情況。
胸圍增長指標
寶寶的胸廓在嬰幼兒期呈圓桶形,也就是說前后徑與左右徑幾乎相等。
隨著年齡增加,胸廓的左右徑增加,前后徑相對變小,形成橢圓形。
整個胸圍在出生第一年增長最快,一共增長12厘米,第二年增長3厘米,以后每年只增長1厘米。
貼心小提示
寶寶頭圍與胸圍的大小有一定關系,這個關系可反應身體發(fā)育是否健康。出生時寶寶頭大,胸圍要比頭圍小1-2厘米,到了1-2歲時頭圍和胸圍兩者的大小應該差不多。兩歲以后胸圍開始比頭圍大,如果小于頭圍可能存在營養(yǎng)不良或胸廓、肺臟發(fā)育不良。
相關文章
贊助商推廣鏈接
文章隨機推薦
- 120急救車接人特亂 阜陽加強管理堅決打擊拉搶病人
- 潁州區(qū)計生委全面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計生工作水平
- 阜陽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促阜陽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
- 懷孕期間多吃芝麻醬可防止胎兒畸形
- 網(wǎng)民稱反映一個事實真相 列舉太和一小電工發(fā)跡史
- 夫妻因賭博發(fā)爭執(zhí) 丈夫怒將妻子殺害
- 超速拖拉機咋恁牛 撞翻面包車自己也受傷
- 用醋洗臉有什么好處?
- 潁東區(qū)“四項措施”確保奧運期間信訪穩(wěn)定
- 吃什么容易保持身材?
- 健身塑型每日談
- 孩子不宜太早玩的十種運動
- 潁上縣交通局舉辦工作“挑刺會”
- 安徽省教育廳:不讓一名貧困大學生失學
- 潁東勞務工外派出國就業(yè)